笔趣阁 > 穿越重生 > 大梦水泊 > 章节目录 第七十五章 江湖四派

 推荐阅读: 谍影风云 庆余年 娱乐春秋 还看今朝 极品家丁 九转帝尊 武神主宰 上门赘婿岳风全文免费阅读 宫斗不如养条狗 三国之席卷天下

大梦水泊 第七十五章 江湖四派


王兰儿回到家中,一家老小得知她受菩萨指引得以新名,衷表祝贺,只是一时还没适应过来,难免称呼中叫错。
    这日,李师师端坐于梳妆台前仔细端详着镜中人,其貌如花。李师师轻轻将发髻散开,长发盈盈而披于肩。
    少女如含苞欲放的花朵,镜中人巧笑浅晕,脸颊泛红,娇媚含情,真如海棠带雨般清香酥润,令人越发爱惜。
    吴迪走近看时,李师师柔荑扶面,轻柔的扭转身姿,镜中呈现着不同角度的姿容,盈盈可人。
    “兰……师师妹子在这里孤芳自赏呢?”
    吴迪打趣道,“若论天下何为美,唯我妹子李师师。”
    “呵呵!”李师师巧笑倩兮,“我也觉得这名字芳雅,只是大伙儿一时还叫不习惯,习惯成自然,会慢慢适应的。对了,哥!你答应我的事如何了?”
    吴迪心知是王兰儿,现在的李师师前段时间非要寻青楼去讨营生,心知她本是耐不住寂寞的女子,绝不会久居于枯燥的家庭生活中,只好答应下来去帮她寻一家有良知的青楼,将她引荐到娱乐圈中。
    可眼下自己布局让王兰儿变成了李师师,后又被志仗和尚莫名其妙的告知她会遇到一位李姓妈妈,那么眼下这事就急不得了。
    吴迪道:“莫要着急,师师妹子还需有缘的人捧红,而且还是与妹子同姓之人为母,且等我寻来。”
    李师师听闻微微颔首不语。二人寒暄一阵,吴迪转身出屋去寻宗凌,一路沉思还是没有完全想通,一个好端端的女儿家偏要去青楼?
    宋朝的女人......
    看来相隔一千年的人,思想境界完全不同……
    吴迪腹中怅惘,为了王兰儿改名为李师师,吴迪做了不少工作。
    吴迪喜好《水浒》,而且曾特意查阅资料,历史上的李师师,原本是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她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认为她很像佛门弟子,因为宋朝时,大家管佛门弟子称“师”,所以这王姓女子从此改名为“李师师”。尔后李师师便成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
    吴迪当时与燕青在张五客栈解救了王兰儿后便得知其父真的叫王寅,是杭州人氏,便心下诧异起来,此王寅是否为彼王寅?为此吴迪费了一番心思。
    “难道因我穿越而来,很多历史事件是由我制造的?”
    随着吴迪彻底的适应了北宋生活,他也明白了,确实如此,如若白等着历史书上的事件发生,那便在家睡大觉好了,反正注定的历史也改变不了。可自从一心钻营生计,尽其谋得以结交端王,又到如今这般,种种过往经历令吴迪已然明白,很多事情需要贴上“吴迪制造”的标签。
    既然穿越来了,自己本来就会成为历史书中的关键人物。因此,李师师的存在正是因为遇到了自己而得以从王寅的女儿变为李师师的。
    “记住,穿越而来后,你也就成为历史人物了。历史因你而改变!”吴迪不断提醒自己。
    上回吴迪初识高俅,与高俅赵明诚论道新旧党时,便托付高俅打探汴京青楼中可有叫李师师者。若现实中已经有此女,吴迪只得作罢,可高俅几经打探并未发现有名妓叫此名,惟其如此,这使得吴迪更加坚定了信念,历史上的李师师绝对是“吴迪制造”。
    因此,自从吴迪接了善后法远寺的差事后,便打造了改名“李师师”的局。至于王兰儿的生平经历自是吴迪事先告知志仗和尚的。
    把李师师的佛缘经历还原到现实中,促使王兰儿改了名,且王兰儿本身容貌卓绝,端的就是历史上的李师师无疑。
    也正应了静仁方丈的话,“因即是果,果即是因”。人活在世上,究竟是谁在给谁布局,自己去参悟吧……
    赵佶坐上了龙椅,哲宗大丧期间他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请求向太后垂帘听政。向太后先是百般推辞,无奈赵佶哭着千般恳请,太后这才答应下来。
    赵佶之所以请向太后出山,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自感太嫩,不但年龄嫩,执政经验也嫩。向太后是一手把自己扶到皇帝宝座的人。扶上马、送一程,向太后再合适不过;
    二是蔡卞、曾布等大臣也执意如此。大臣们眼中赵佶就是个菜鸟,心中想着仿效当年哲宗幼年执政,高太后垂帘听政的做法。可哲宗年轻时被高太后管教的几近窒息的故事赵佶并非不知晓,蔡卞曾布也没察觉到,在他二位权臣执意请向太后垂帘时,赵佶冷冷的横向他们的眼神。
    先帝哲宗驾崩是元符三年正月,向太后与赵佶商定翻过年来即是赵佶的新年号,这漫长的一年里理当还用元符年号。
    向太后的政治态度是倾向于守旧派的,眼下便重新起用了旧党中人韩忠彦进入领导班子。韩忠彦乃是北宋名官韩琦之子。韩琦,仁宗天圣年间进士。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当时,边疆传颂一首歌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
    在仕途上,韩琦曾有为相十载、辅佐三朝的辉煌时期。韩琦始终替朝廷着想,忠心报国,官声极好。
    韩忠彦进入了核心领导层后便不断的开始复用元祐党人,这也招致了元丰一派的蔡卞、曾布的极力反对。
    蔡卞、曾布在哲宗后期倾向于向太后也是出于反对章惇一手遮天的政治目的,但他们却忽略了向太后是支持旧党的人物,而自己作为新党中的骨干力量,政治主张是向太后所不满的。
    这或许就是政治,没有真正的朋友,只是某一时段各自利益的捆绑。
    向太后提拔旧党中人是赵佶欢迎的,赵佶现在还是个“儿皇帝”,毕竟帘子后面是向太后。但赵佶明白一个道理,自己还年轻,向太后老了,想亲政不必费尽心思,只是熬寿命便可。
    另外向太后向来亲近自己,向太后并无过多的私心想挟天子以令天下,这方面赵佶还是很信任这位老太太的。
    赵佶只需要为他亲政后做些准备便可,首先就是人事方面的考虑,现在朝中重臣都是新党的人。哲宗赵煦在位期间,为报复高太后起用旧党中人控制自己,一旦亲政便大肆提拔新党的官员,以章惇为首的新党人便有机会多年把持朝局。
    蔡、曾二人在赵佶当政后也有考虑,请太后垂帘听政便是投桃报李,希望太后继续支持自己新党中人把持朝局。可偏偏向太后不从,反而快速的提拔了旧党的韩忠彦。
    而蔡、曾执意请向太后垂帘的一幕,赵佶本就对此怀恨在心,心想这摆明是你们“不拿村长当干部”。因此赵佶是极力支持复用旧党中人的,这便重新平衡了朝局,打破新党人多年的垄断势力。
    在先帝大丧期间,赵佶终于还是把路遇行刺一事告知了向太后,太后听闻大惊,急召朝中重臣密议此事。
    可刺杀亲王事关重大,又发生在赵佶被确定为新任皇帝之后,因此不免众多猜想,最被怀疑之人当然是简王赵似,因为只有他才是被认为最有资格当皇帝的。
    此事早已在民间传的沸沸扬扬,各种版本急速传播,众说纷纭。
    移动端(传闲话的嘴)的版本是先帝不满赵佶当政,灵魂上天请玉皇大帝派了二郎神君一箭射向端王;
    权威端(老学究)的版本自然是简王赵似派了杀手放冷箭;
    剧院版的说辞是端王赵佶曾经在游玩青州时与江湖女侠有一私生女,那女侠与端王生了孩子后便失踪了,也有的说当道姑去了。可这女侠当年姿貌卓绝,引得江湖大佬们羡煞不已,会不会是江湖四大门派的大佬寻仇来了。
    人言可畏,越传越邪乎!
    “可如今江湖门派势均力敌的四大佬正是‘林家镖局’、‘天魁门’、“扈家庄”还有近年来悄然壮大的‘青龙会’啊,那林家镖局掌门人林冲怎会与端王结怨?
    难道端王当时在青州的红颜知己是林冲的情妇?不对……据说那林冲不近女色啊!难道是天魁门宋江的什么红颜被端王给……。扈家庄庄主扈三娘是女人,定不会与端王争女人;难道是青龙会的白衣秀士王伦?!传说此人捉摸不定……”
    集市里卖猪肉的荣哥儿口无遮拦的瞎掰掰,旁边开酒舍的麻六子打趣他:“别瞎扯了,我看你是吃不上葡萄说葡萄酸,就凭你个杀猪的连那女侠的毛都摸不到,赶紧剃你的猪毛要紧……”
    而简王赵似更是亲自到宫中面见太后,一口否认刺杀之事与自己有关。赵似甚至放话:“人都道我是最大的嫌疑,难道我不知其理,我还顶风作案让天下人怀疑我不成?”
    向太后便安慰赵似一番,叫他不要多疑。
    申王赵佖竟连解释都没有,全天下没人会猜测刺杀赵佶是他所为。眼睛有疾,本无竞争皇位资格,刺杀赵佶作甚?
    可赵佶为此事早已积累成心病,多少个梦中都会重现当时的情景,那支射向自己的毒箭,那名藏匿在屋顶上的刺客。
    如若此案不破,他终究危险。每每想到这里,赵佶便想起吴迪来,一种感恩之情渐起,不但感恩,还有一种莫名的依靠感。
    十八岁的赵佶是需要有人保护的,年长之人有向太后把握政局,同龄人中便是吴迪高俅两位大哥哥能与自己投机。
    还有一件事现在可以提到日程上了,就是吴迪曾经答应自己的,要在京城修建书画研究院。这是赵佶毕生的爱好与追求。当时自己还是端王,怕过度玩耍易授人把柄,现在自己是君临天下的皇帝,此事可成。
    想到这里,赵佶便琢磨起吴迪来,他为什么会每每预言便准。赵佶还记得吴迪当时预言自己来宫中必定是吉兆;
    还记得吴迪说书画研究院必定会有机会建成;记得吴迪暗语提示自己,有朝一日会飞黄腾达……
    现在都应验了,自己作为亲王现在已经飞黄腾达到头了,还能比当皇帝再腾达的事吗?可为什么吴迪会有如此能耐,他真会看面相?抑或有通天的本领?
    朕要见到他,这个灵验的“乌鸦嘴”。
    “传旨……召吴迪觐见……”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