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重生 > 大梦水泊 > 章节目录 第一一三章 鸿恩

 推荐阅读: 谍影风云 庆余年 娱乐春秋 还看今朝 极品家丁 九转帝尊 武神主宰 上门赘婿岳风全文免费阅读 宫斗不如养条狗 三国之席卷天下

大梦水泊 第一一三章 鸿恩


杭州,在唐代为杭州郡。已是一副“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的兴旺景象。
    在北宋时,杭州为两浙路路治。下辖九县。当时人口已达二十余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之一。
    经济繁荣,纺织、印刷、酿酒、造纸业都较发达,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是全国四大商港之一。杭州历任地方官,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元祐四年,苏东坡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横跨南北的长堤(苏堤),上有六桥,堤边植桃、柳、芙蓉,使西湖为人间仙境。
    清秋的杭州是一年四季中最动人的季节,金九银十,有着和煦的阳光、宜人的温度、满城的桂花香、水墨画般的湖光山色,偶有秋雨便撩开了这座仙水宝地淡雅清丽的秀美,美得令人心神俱醉。
    真正是“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
    而此时的杭州城内一隅,一座豪华宽广的庭院周围鲜香袅袅,绿水婀娜。
    走近看时,那庭院的红门上端挂着一块匾额“金明局”。
    此刻庭院内的花厅中正坐着一个中年太监悠然自得的品茗赏花。这人正是童贯。赵佶甫政,本想提拔童贯为宫里主管太监,可童贯心气高,不顾自己下面不全的痛苦,非要放任于大江南北,想为大宋立下不世之功,夺目于太监功劳史中。
    童贯一来杭州宝地便建立了金明局,自任供奉官,专门为赵佶搜括书画奇巧,借此将天下玩物尽入囊中。
    童贯还是吴迪初识时的那副德性。国字脸,眼白面积大,黑瞳仁略小,像个唬人的狸猫。颌下生着细细的三缕胡子。这得益于童贯当太监晚,做净身手术时男子特征已经明显,是以留下了令他一生自豪的三根胡子,也许正是他觉得自己男儿气质不减的缘故,才整日幻想着要为大宋江山立下功名。
    童贯一袭宽袖紫红袍,威风的革带加身,头顶着交脚黑色纱网软幞头,款款坐在黄花梨木镂空雕饰椅中,端起茶碗,用碗盖轻轻刮着茶沫,嗅着热腾腾的芳茗雅气,轻抿一口,安然道:“当今圣上天资聪颖,雷厉风行,备受瞩目的大宋书画研究院已经建成。咱家听着信儿,最近陛下成天乐得合不拢嘴呢。”
    此时对面端坐一人,正是蔡京。蔡京当初被李格非等参劾其为人奸猾,贬官不肯赴任,惹得先帝大怒,让他到杭州道观洞霄宫养老。蔡京久居于此,哪里甘心仕途就此荒废。如今正赶上童贯来杭州办了金明局,蔡京抓住机会许了童贯若干好处,二人渐渐熟稔起来。
    蔡京已有了花白胡子,深邃不可见底的眼睛东瞅西瞧,似乎能洞察周围一切细致。他微微颔首道:“此乃良机啊!童大人一心辅佐圣上,陛下又恰好在书画艺术上颇有造诣,大人何不就此多为书画院里供奉些天下奇品书画,以讨陛下欢心呢!”
    “哈哈哈!”童贯欣然一笑,睨着蔡京道:“咱家也正有此意。若论起天下书画么,恐怕不外乎‘苏黄米蔡’,而这‘蔡’就是蔡大人的风骨之作了……。大人放心,如今我与大人相交甚笃,定会从中帮衬一把。蔡大人只消多多准备佳作,等着圣上眷顾吧……”
    蔡京哈哈一笑,眼珠子刺溜一转,捋着胡子道:“童大人之恩,蔡某没齿难忘,有朝一日蔡某若能重回朝中伺候圣上,定以童大人马首是瞻……。大人啊!不知今晚能否赏光赴敝舍一叙,我那里请了戏班子……里面好几个小生面白似玉……”
    同样是清秋饰染下的汴京又与杭州不同。垂柳悬于湖面静静安睡,仿佛刚从炎夏的喧嚣中沉静下来。粼粼湖水飘着薄薄的雾气,夕阳照在水雾上,形成一道迷人的虹。
    菊花是汴京城的象征。让秋光里的这座都城吐露一片金色。秋风还是温暖的。皇城根的野金菊竞相开放,层层叠叠缀满城墙坡。
    在大街小巷的路边上,由各色菊花组成的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令人雅然沉醉。此时的汴京城充满了“秋菊有佳色”的氛围。汴京的秋天在一派金色中窃窃私语,因为有了菊花,汴京仿佛在秋天里多了一分醴酒的沉香。
    宋人偏爱菊花事出有因。史载宋神宗熙宁年间,御医发现菊有强身健体之功效,遂自上而下倡导培植菊花。菊花美艳、味甘苦,可入药、可食用,又可观赏,是名副其实的花中君子。于是,汴京人争相种菊,市井呈现出“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的盛景。
    书画研究院是吴迪为讨好赵佶倡议修建的。如今气势恢宏的书画院业已建成。端端坐落在汴京外城上土桥一隅。
    书画院紧邻汴河,依山傍水,浑然惟妙。整个书画院都是单檐歇山顶式的平房组成。房屋宽敞明亮。一排一排鳞次栉比,前前后后错落有致,是若干“书屋”组成的建筑群。
    书画院的最前端修建了三层高的朱红楼宇,屋顶采用重檐式歇山顶结构。屋檐雕龙刻凤,斗拱兽案连环。三层楼宇上高悬着赵佶亲题的匾额“鸿恩书画研究院”。
    书画院甫一建成,赵佶便带着户部、礼部、工部的官员造访。如今书画院里的贡品还不全,搜括来的名书佳画有限,只是最前边三间书屋里供奉着赵佶的瘦金体笔墨,供天下人膜拜。
    赵佶一路观赏,时而指点“江山”。捻须言道:“此处空旷,可修葺为山石盆景园……,此屋光韵盈盈,可妆点为奇花珍草室……”随侍太监李伶屁颠屁颠跟在后面喏喏记下。
    参观完毕,赵佶对群臣道:“修建书画院是朕之宏愿,如今画院甫立,朕心甚慰。此地乃汴京一方风水灵秀之地,之所以为‘鸿恩书画研究院’,朕是取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鸿’字;‘恩’者乃是昭彰天恩浩荡,惟其如此,书画院非乃供朕享乐之所,实则是为彰显我大宋繁华文秀,唱颂天下太平。是以书画院应是普天下子民共乐、研究学问之所,理应奉上普天下的景秀文章,佳作笔墨,珍花灵木,奇石醴泉。传圣旨……往后由礼部主管书画院,日日开放,供天下百姓任意观览……”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官员呼啦跪下,齐声山呼。
    是夜。赵佶白龙鱼服,乔装出宫。仅带了随侍小太监李伶,并十几个大内侍卫乔装伴驾。
    城东,醴泉观。一处两层高的红楼。彩楼欢门楼前伫立,整座楼并不十分宏大,也不显得气派。欢门上方只挂着一块不大的招牌,上写着“金凤楼”三字。
    赵佶被前呼后拥入了楼中。十几个侍卫分两拨楼里楼外守候。鸨妈李蕴也是这座青楼的掌柜。赵佶边往里走边问道:“师师姑娘在做甚么?”
    “回万岁的话。”李蕴舒着香扑扑的纱袖,恭恭敬敬跟在赵佶侧后,道,“师师姑娘只在屋里恭候万岁爷来探视。如今也不敢违命接别的客。这都仰仗万岁爷的赏识……”
    赵佶笑道:“甚好!只是你这里离大内太远,朕每每来此不便,我已吩咐下边给你在城内寻一个清雅宝地,你好生消受吧。”
    李蕴闻听,面上开了花儿似得,也不顾赵佶风尘仆仆的往里走,直跪在后边三叩首,喜逐颜开:“贱奴叩谢万岁鸿恩……”
    自吴迪走后,李师师便被高俅赵明诚帮忙安排到此院中来。一是合了法远寺和尚推理的结果,李师师命中必有姓李的妈妈照拂;二是此院中还有个故事。鸨妈李蕴是地道的汴京人氏。李蕴有个侄女叫李宛,自幼被皇家招为宫女。李宛正是投井死了的宫女祝小红的好友,在宫中二人形同姊妹。
    而李宛久居宫中耐不住寂寞,又犯了宫女的“通病”,和新任的皇上随侍太监李伶结为“菜户”。“菜户”就是宫女和太监结为假夫妻。这也是中国古代宫廷屡见不鲜的常事。其中又有许多秘而不宣、令人作呕的蝇营勾当不消枚举。
    于是,先有李师师被引荐到李蕴的青楼中,李蕴以老辣的行业眼光款留了李师师,又趁机求侄女李宛寻机将“潜力股”推举给“高人”赏识。
    李宛得了好处便找到“老公”李伶帮忙,李伶本是紫萱公主宫中伺候的下等太监,自从认了大太监李碌为干爹,又得了机会被安排在赵佶跟前伺候,李伶便寻机在赵佶跟前把李师师形容的天花乱坠般的美,是以赵佶起了心思,便经常微服私访李蕴青楼,至此便相识了李师师,如今二人已是另一番形容。
    李师师,当初的王兰儿。本就是绝美伶俐之人,自幼青楼中长大,对声色犬马之事耳濡目染;又在琴棋书画这些专业本领上精通,被李蕴一包装,不啻为“天女下凡”。魅力直逼“千种风情”的苏纤玉。
    赵佶推开屋门,一阵淡雅超俗,别有风情的菊香悠悠飘来。李师师款款起身,如西子一笑,如貂婵启口:“皇上!让奴家久等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